赵志田 《大庆工人无冬天》142cm×202.5cm 1973年中国美术馆藏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是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奋发图强的无数工人中的一部分。赵志田的《大庆工人无冬天》正是一幅表现铁人王进喜带领大庆工人在严冬的暴风雪中忘我劳动场景的经典之作。作者利用虚实结合、黑白分明的基本调子强化了主人公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画面中的暖色调,大多集中在了人物的面部,这样巧妙的处理,把石油工人们一颗颗赤诚的报国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欧洋 《新课堂》153cm×83cm 1973年广东美术馆藏
作品表现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门办学”、以田间地头为课堂的情景,凸显着农业发展和社会生活欣欣向荣的主题。作品刻画了一个沐浴在明媚春光中,手拿秧苗的小学生形象,寓意着对新的教育方式的赞美。画面整体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气息。女孩高举着一棵秧苗,强调着她成长在重实践的学习氛围和时代中,这种具有情节叙事的绘画手法和构图模式代表了那个年代的审美趣味与常用的表达方式。
刘宝纯 《厉家寨之春》76cm×123cm 1972年 家属自藏
山东临沂厉家寨,自新中国成立起就成为了农业战线上一颗闪耀的新星。在艰苦奋斗的岁月里,厉家寨群众秉持愚公移山的精神,努力增产丰收,成为那个时代的一面旗帜。《厉家寨之春》正表现了这种精神。画面中,远山、农田、村庄、桃树、红旗和群众以极其和谐的视角出现,呈视出一种微妙的平衡,既表现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又反映了人和自然间的辩证关系:虽不能及,但志在胜天。
关山月 《绿色长城》144.5cm×251cm 1974年 中国美术馆藏
1973年,关山月回地处南粤海滨的家乡广东阳江,这里虽处热带地区,却很难生长植物。在“绿化祖国”的号召下,祖国的南海之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画家睹物生情,用画笔再现了家乡的变化:远处的洋面上烟波浩渺、机帆点点,近处的木麻黄树迎风摇曳,远景中的树林构成一道绿色的屏障,恰是一道守卫祖国南疆的“绿色长城”。关山月在平淡的主题中找到了突破:强调对背景的表现并把树木的枝干和树叶进行了特殊的处理,让画面辽阔深远。这幅新山水画融入了关山月独特的思考和高超的技艺,同样符合了当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当今画家的创作方向也具有不可忽略的指导意义。
李震坚 《在风浪里成长》153cm×128.5cm 1972年浙江省博物馆藏
作品表现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门办学”、以田间地头为课堂的情景,凸显着农业发展和社会生活欣欣向荣的主题。作品刻画了一个沐浴在明媚春光中,手拿秧苗的小学生形象,寓意着对新的教育方式的赞美。画面整体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气息。女孩高举着一棵秧苗,强调着她成长在重实践的学习氛围和时代中,这种具有情节叙事的绘画手法和构图模式代表了那个年代的审美趣味与常用的表达方式。
周思聪 《人民和总理》151cm×217cm 1979年 中国美术馆藏
“俺们舍不得总理走。他说‘重建家园后,再来看你们’。如今灾区变成了新村,俺们大伙等啊盼啊,就盼着那一天……”这段文字,出自周思聪《人民和总理》的题跋。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大地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慰问群众。周思聪用画笔记录下了周恩来总理离别灾区群众时的场景。画面中,周恩来总理亲切地握住一位大娘的双臂,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不舍。围上来的群众眼含热泪望着周恩来总理,只为多看他一眼。这是何等动人的场面!画家传神的技法,将每个人的表情传达得入木三分。这幅作品完成于1979年,是新时期现实主义绘画的一幅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品一经问世便感动了无数观众,让人们感受到了现实主义绘画的巨大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