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理论方面,1984年中国鼻烟壶学会召开年会,根据当时中国内画尚无理论,李克昌撰写了一篇论文《论内画艺术》。当会场宣布他要读论文时,仅有的国际烟壶学会会员却被托词引走了。一种怪异的感觉促使他在1990年将论文做了扩充,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专业委员会草拟了“中国烟壶艺术标准”。 在这两篇论文中,具体到如何界定和分类中国内画艺术品问题方面,确定应分为三类:一、旅游品,二、工艺品,三、美术品。同时,鉴于当时中国内画庸俗化及泛滥成灾的危险迫在眉睫,呼吁会员搞好创作挽救时局,对于如何界定内画艺术品种的“美术品”“工艺品”的准则,他认为“工艺品”系利用美术品的美术形象,按某一美术品中的既定程序来制作,美化或装点某一造型或材料。“美术品”系利用某一成像材料以合适的美术形式手法创造某一可视形象,二者泾渭分明,不可混淆。并指出借用临摹或复制美术品不注明来源者不可划入美术品中。呼吁大家共同为以争取有一日内画艺术品能做一种美术展览的征集品而努力。 在暂居澳大利亚之时,于当地华文报“西澳时报”开辟专栏“画家李克昌谈艺术”。以言简意赅的形式宣传中国的文化艺术及中国内画艺术,强调华人只有发扬光大自己民族的优秀文文化,传统,才能更好的融入主流族体。其中涉及内画艺术中那些以抄袭为能事而厚颜标停产创作者,则嗤笑为镜花缘的无肠国民。对于自己的作品则以独件为终生追求并印制独件证书以赋予作品。 对于中国画及中国内画艺术李克昌认为仍是一种古典艺术。美的准则认识典型的美,他们的“格”则应是“雅格”。他们的大型作品强调文学性,技术油画也强调文学性,中国风。由于文化底蕴较深,加之明智的训练,从油画到国画,从山水人物到虫草花鸟无所不画。有时还做一点雕塑,而绘的尺寸,大的可以是一堵墙,小的可以画微型画,内画品。大的可以画一米以上高,小的可以如花生。从形式内容到内容形式无不运用自如。 至于课徒,无论在国内或国外都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而自己的孩子李东晓已是一位有成就的内画艺术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