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壶里乾坤 于 2016-3-8 16:41 编辑
[摘要]:鼻烟壶,顾名思义,是盛装鼻烟的器物。鼻烟壶取材广泛,集合了书法、绘画、雕刻、镶嵌等多种工艺于一身。有清一代,鼻烟壶深受帝王的喜爱与推崇,直至今日,依然是收藏界常开不败的一朵奇葩。从产生到繁荣,鼻烟壶身上无处不体现着中西结合的独特印记。
鼻烟盒,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鼻烟并非产自中国,乃是“舶来品”。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七中有这样的记载:“吕宋国所产烟草,本名淡巴菰,又名金丝薰,余既详之前卷。近京师又有制为鼻烟者,云可明目,尤有辟疫之功。”《熙朝定案》记载,公元1684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之时,在江宁(今南京)接见了西方传教士汪儒望和毕嘉,在此二人进贡物品之中,就有鼻烟。也有人根据清代赵之谦《勇庐闲语》的记载,认为明代万历年间,随着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鼻烟也随之传入中国。
鼻烟传入中国以后,多用传统药瓶存放,久而久之,在传统药瓶的基础上,增加了多种装饰工艺,这才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鼻烟壶。而一些人则认为,鼻烟壶与鼻烟一样,也是“舶来品”。其实,在西方,贮存鼻烟多使用鼻烟盒,很少有使用“鼻烟壶”进行贮存的。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只有产自中国的鼻烟壶,是融合了书法、绘画、雕刻、镶嵌等多种技艺的艺术品,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艺术品的鼻烟壶,是中国的独特创造。
(一)玻璃料器鼻烟壶 由于鼻烟壶的大量制作和使用,是在清康熙朝及以后,彼时中国与西方已经有了一定的交流,西方的大量原材料、技艺渐次传入中国,鼻烟壶的制作,自然或多或少地运用到了这些原材料及技艺。《香祖笔记》中记载道:“以玻璃为瓶贮之,瓶之形象种类不一,颜色亦具红、紫、白、黑、绿诸色。白如水晶,红如火齐,极可爱玩。或以象齿为匙,就鼻嗅之,还纳于瓶。”玻璃,作为鼻烟壶原材料之一种,最初就是西方传入中国的。 蓝色玻璃鼻烟壶,清朝,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Edmund C.Converse捐赠。  红玻璃鼻烟壶,清朝,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Edmund C.Converse捐赠。  套料玻璃鼻烟壶,清代,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BenjaminAltman捐赠。 (二)玛瑙、玉石、水晶鼻烟壶 随着鼻烟壶日益受到皇家的重视,越来越多不同材质的鼻烟壶涌现出来。玛瑙、玉石,乃至水晶,都用来作为制作鼻烟壶的材料,这些材料制成的鼻烟壶晶莹剔透,温润无比,因其材料的名贵,同样价值连城。  翡翠珊瑚帽鼻烟壶,清代,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EdmundC.Converse捐赠。 水晶翡翠帽鼻烟壶,清代,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BenjaminAltman捐赠。  五蝠(福)玛瑙翡翠帽鼻烟壶,清代,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Edmund C.Converse捐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