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壶里乾坤 于 2016-3-11 16:46 编辑
鼻烟壶,很多人都大概知道是一种精美的小器物,而鼻烟壶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很多年轻人都不甚了解,更不说鼻烟,很多人八成儿都没见过。以老北京旧俗来讲,鼻烟可以说是那时候北京人的一“好”,那时候,上至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都好喜这一口儿。讲鼻烟和鼻烟壶的书籍,清人的著作最著名的为赵之谦的《勇卢闲诘》,此书专写鼻烟的历史、种类、器物、讲究,一直被视为鼻烟和鼻烟壶的“宝书”。近人的著作,最为著名的为金受申的《老北京的生活》,里面专有一节谈鼻烟和鼻烟壶的文化。笔者就以这两部书为基础,参杂其他史料,略谈一下鼻烟与鼻烟壶。
一·鼻烟 鼻烟,又叫“闻烟”,如其名字所述,即以鼻子吸闻之烟草。鼻烟本身是西方的产物,《勇卢闲诘》中谈到鼻烟的由来时道,“鼻烟来自大西洋意大里亚国,明万历九年,利玛窦泛海入广东,旋至京师献方物,始通中国”。到了清代,鼻烟逐渐本地化,并且逐步流行起来,特别是在康雍两朝之后,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 鼻烟分多少种,有很多种说法,有的是以产地论,有的是以用处论,有的则是以等级论。我们这里采用晚清旗人金受申在其《老北京的生活》里对鼻烟的种类的分发,将在中国流传过的鼻烟分为三种,即洋烟、闻药和中国鼻烟。 洋烟,即外国产的鼻烟。《勇卢闲诘》说,“鼻烟,西洋语旧译为布露辉卢,今英吉利语译为科伦士拿乎”,是用上等的烟草研磨成烟末,有时还加入各种香料,窖藏后制成鼻烟来吸食的烟草制品。洋烟讲究膻、糊、酸、豆、甜五种不同的“味头”(《勇卢闲诘》则言四种),清代洋烟进口极少,主要是各国进贡给清廷的贡物,我们在各种史料中都可以看到很多南方洋人进贡鼻烟的例子,也正是因为来源稀少,所以清代洋烟价格极贵。金受申就说:“据古玩行人说,现在每一两洋烟与一两赤金等价,且不易觅得”,可见一斑。不过时至今日,我们可以买到的鼻烟则大部分都是外国产的,并且价格不贵,这不得不说是时代的变化。 闻药,金受申书中直言:“专为八方道理门人所用。用各种花叶碾成,有荷叶闻药、薄荷闻药等许多种”。所谓八方道理门人,即在理教。在理教,又叫“理教”、“理门”、“白衣道”、“八方道”,是康熙中期由羊宰创立的一种民间宗教,以佛教信仰中的观音菩萨为最高神灵,以道教内丹为修持功夫,以儒家五伦八德为教义核心。后来据说“被反动势力所利用”,于1949年被取缔。 中国鼻烟,即产于中国本土的鼻烟,清代康雍朝之后提到的鼻烟,一般多指此类。《勇卢闲诘》中说:“鼻烟,产自中土者为士拿乎”,是用上好烟草(金受申则言“以烟梗”)晾晒之后进行研磨,做成“烟坯”,俗称“坯子”。然后在“烟坯”之中加入一些特定的中药材和花瓣或者花露进行陈化。使用花瓣时只有香味存留,一般不会对烟草本身颜色产生影响,而使用花露的时候,根据混合的花露种类不同,其颜色也有区别。如《清稗类钞》所言:“有红色者,玫瑰露所和也;有绿色者,葡萄露所和也;有白色者,梅花露所和也。”我国自行生产鼻烟,在康雍时期已经出现,清初人王士祯《香祖笔记》中说,“吕宋国所产烟草,本名淡巴菰,又名金丝薰。近京师又有制爲鼻烟者,云可明目,尤有辟疫之功”,可为一证。到了同治时期,通商开放,鼻烟又进一步在民间流行起来,到了民国之后逐渐少有。
鼻烟的作用众说纷纭,一方面他具有提神醒脑功效,清代人认为“或冒风寒,或受秽气,以少许引之取嚏,祛邪秽疏散,积满亦解。”《红楼梦》第五十二回里,晴雯头痛,宝玉就让麝月“取鼻烟来,给她嗅些,痛打几个喷嚏,就通了关窍。”这也可以看出清代人对鼻烟的认知。另一方面,鼻烟的本质终究是烟草,大量使用也会上瘾,只不过其烟力比其他吸烟方式略为柔和。《清稗类钞》里说晚清王步云嗜鼻烟,“见之者每谓其鼻观中常日如积尘也”,这也算是鼻烟的一个“弊端”之一。
未完待续... ... 作者:橘玄雅
|